廣播劇復評小結
2013-2014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以下簡稱“大獎”)廣播劇類別復評評審會昨天在職工之家召開,會議由中廣聯合會副秘書長趙德全主持,張海濤(中廣聯合會會長)參與評獎工作并做出重要指示。在召集人熊生民(中國廣播劇研究會專家組成員)的帶領下10位評委經過一天緊張的評審工作,投票選出大獎提名與入圍提名兩大類候選作品,大獎提名共12件,其中廣播劇10件,微劇2件;入圍提名共33件,其中廣播劇25件,微劇8件。全部參賽作品為廣播劇60件,其中包括單本劇21件、連續劇33件、兒童劇6件;微劇30件。
|
|
參與節目數量 |
大獎提名 數量 |
入圍提名 數量 |
||
|
廣播劇 長劇 |
單本劇 |
21 |
60 |
10 |
25 |
|
連續劇 |
33 |
||||
|
兒童劇 |
6 |
||||
|
微劇 |
30 |
2 |
8 |
||
|
總數 |
90 |
12 |
33 |
||
特別值得說明的是本屆“大獎”廣播劇類別首次納入“微劇”,微劇已經舉辦三屆,融合新媒體,探索與市場接軌,同時堅持廣播劇所倡導的時代精神、藝術水準和戲劇本色,擴寬了廣播劇的發展前景,微劇前三屆的金獎銀獎作品進入本屆廣播劇類別參評劇目當中。不斷接納新事物,不斷融合擴展是“大獎”的發展方向。
此次評審會評委一致認為作品水平很高,接近一半的淘汰率“太殘酷”了,參評作品中包含已經獲得“五個一”大獎和獲得亞廣聯大獎的作品,水準之高令評委贊賞連連。

海濤部長在評審會中指出,評獎應該對整個業界有引領、示范性效應,“大獎”兩年一屆,評獎結束后需要盤點2013和2014年度全國廣播劇創作、評獎的情況。評獎之后要組織宣講團,由高校相關學科教授、參評評委以及獲獎者組成,到各地去宣講交流廣播劇的發展現狀、評審要求以及創作體會,把評獎的成果散布得更廣,讓更多人受益。行業組織需要貼近行業、服務行業,做好冷點、盲點、空點。比如,學刊
對聽眾這方面來說,廣播劇逐漸淡出聽眾視野很無奈,獲獎節目要做展播,讓聽眾聽到這些好的劇目。目前我們仍然擁有一支高水準的廣播劇制作隊伍,每年都有精品誕生,為什么不能重新回到主流廣播節目當中呢?
本次評審會提名的作品將進入12月的“大獎”終評作品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