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學會獎”評獎終評結果
一、著作(含教材)
優秀學術著作一等獎(共8部)
黃會林 《黃會林影視戲劇藝術論集》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02年8月第一版
尹 鴻 《新中國電影史1949—2000》 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
胡智鋒 《電視傳播藝術》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李顯杰 《電影敘事學:理論和實例》 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周月亮 《影視藝術哲學》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周 星 《電影概論》(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吳貽弓、李亦中 《影視藝術鑒賞》(主編、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蘇 牧 《榮譽》(教材) 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優秀學術著作二等獎(共22部)
金丹元 《影視美學導論》 上海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何春耕 《中國倫理情節劇電影傳統》 湖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歐陽宏生《電視批評論》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苗 棣、趙長軍 《論通俗文化—美國電視劇類型分析》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顏純鈞 《與電影共舞》 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楊 燕 《電視戲曲論綱》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方 方 《中國紀錄片發展史》 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唐錫光 《從電影的革命到革命的電影》 知識產權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張振華 《文藝美學電影學論稿》 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潘秀通、潘 源 《電影話語新論》 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張歌東 《數字時代的電影藝術》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厲震林 《中國電影與電視的修辭學研究》 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耿文婷 《中國的狂歡節——春節聯歡晚會的審美文化透視》 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左 芳 《影視解讀與寫作》 新疆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石長順 《電視傳播學》(教材)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黃匡宇 《電視新聞語言學》(教材)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孫宜君 《影視藝術鑒賞學》(教材)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冉 紅 《實用電影編劇學(教材) 中國人事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肖 平 《紀錄片編導實踐理論》(教材) 上海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盤 劍 《映像創造》(教材) 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陳曉云 《電影學導論》(教材)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 年6月第一版
姚 爭 《電視剪輯藝術》(教材)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優秀學術著作獎(共12部)
楊新敏 《電視劇敘事學研究》 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隋 巖 《中國電視文化格局》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戴 清 《電視劇審美文化研究》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盧 蓉 《電視劇敘事藝術》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劉 宏 《未完成的愛情方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袁智忠 《電影的讀解》 中國三峽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劉秀梅 《影視審美思維論》 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黃懷璞 《影視學導論》(教材) 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陳 南 《中國電影創作思潮評析》(教材) 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張 京 《影視原理與名片解讀》(教材) 當代中國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黃文達 《世界電影史綱》(教材)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俞 培、李俊梅《拾音技術》(教材)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二﹑論文(含調研報告)
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共9篇)
張鳳鑄 《加入WTO,對中國電視命運的思考》 《張鳳鑄自選集》
賈磊磊 《媒體道德與電視的傳播∕接受方式》 《文藝研究》2003年第3期
孟 建 《視覺文化傳播:對一種文化形態和傳播理念的詮釋》《現代傳播》2002年第3期
姚國強 《經典聲音理論辨析――評愛因漢姆的聲音觀點》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高 峰、張國濤 《中國電視劇漫筆:源流、特質、功能、評價》 《現代傳播》2003年第6期
黃式憲《東方鏡像的蘇醒:獨立精神及本土文化的弘揚》《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年第1、2、3期
陳旭光 《悖論與選擇――“全球化”語境中華語電影現代化∕民族化問題之省思》
《電影藝術》2002年第2期
李亦中 《中國紀錄片跨世紀三大演變》 《現代傳播》2001年第5期
劉 軍 《調研報告〈中國DV發展及管理對策研究〉》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研究所2004年4月
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共13篇)
陳培湛 《論電影藝術的民族性和國際性的關系》 《中山大學學報》1999年第6期
周 涌 《中國電影的現實主義之路》 《第十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李俊梅 《電影音樂三題》 《現代傳播》2003年第3期何建平 《90年代美國電影-媒體全球化背景下的好萊塢制片策略》 《當代電影》2002年第6期
呂曉明 《普洛米休斯的悲喜劇――對1949-1976年上海譯制片的一種觀察》 臺灣《電影欣賞》
張阿利 《中國西部電影二十年》 《電影藝術》2004年第二期
鄭世明 《文化命名權的搬演――央視大賽策略解讀》 《現代傳播》2004年第2期
戴劍平 《電視受眾心理面面觀》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王 昕 《雜體與雙構――戲說劇體裁結構的狂歡化》 《現代傳播》2004年第1期
張應輝 《中國電視劇與大眾文化思潮》 《現代傳播》2003年第1期
張 瑩 《情節片與非情節片》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期
張 燕 《全球化時代,中國電影民族化之思考》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曾祥敏 《中國電視制作與播出關系初探》 《現代傳播》2004年第3期
優秀論文獎(共9篇)
孫靜波 《試論張藝謀電影創作的兩種修辭藝術》 《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張智華 《武俠片觀念淺析》 《電影藝術》2004年第1期
孫 政 《電視藝術的影響和一體化趨勢》 《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0年第4期
廖 亮 《電視互動觀念探析》 《現代傳播》2002年第6期
甘小二 《語言的織體——〈暗戀桃花源〉分析》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田兆耀 《論“左岸派”對“藝術電影”的影響》 《東南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韓婷婷 《鄉情醉人――評2004山東省春節聯歡晚會》 《中國電視》2004年第4期
曹小晶 《謝晉電影敘事主題的再解讀》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
梁永革 《新媒體時代呼喚高校影視藝術教育的新理念》 《理論界》2004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