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15-2016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評獎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電視協(學)會、中央三臺學會、各有關專業委員會、海峽電臺學會、中國教育電視臺學會:
按照中宣部關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新聞類節目一年一評、兩年一獎的精神,2015年度的廣播電視新聞類節目已于去年完成復評工作。本年度的評選現已開始。評選范圍是:2016年度的廣播電視新聞類節目(包括廣播電視消息、評論、專題、現場直播),2015—2016年度的廣播電視欄目、對外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廣播對臺港澳節目、廣播文藝、廣播劇節目。
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是經中宣部批準設立的全國廣播電視優秀節目最高獎,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辦,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承辦。現將2015—2016 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評獎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獎項目
(一)廣播電視新聞類節目
1、廣播新聞類節目
(1)消息:含短消息(1分30秒以內)、長消息(4分鐘以內)、超長消息(4分鐘以上,該類消息在獲獎名額中不超過1個)、系列、連續、組合報道(每集8分鐘以內,報首、中、尾三集)。為了提倡和鼓勵短消息,報送單位必須報一條短消息;其他按指標任選強項報送。
消息是指迅速報道新聞事實的新聞作品。本項主創人員指采寫、編輯等主創人員,署名超過4人按“集體”申報。
系列報道是指圍繞某一主題對新聞事件所做的多角度、多側面報道,單件作品不少于3集。作品策劃性強,單件作品間關聯性突出。
連續報道是指圍繞正在發生的新聞事件連續播出的“跟蹤式”報道,單件作品不少于3集。
組合報道是指圍繞同一主題、現象、人物、事件在同期同一專題內刊發的不同體裁的報道,單件作品不少于3集。
刊播時間跨年度的系列報道和連續報道,按作品結束刊播年度申報。參評的系列、連續報道要求報送開頭、中間、結尾部分各1集代表作,組合報道選擇3集代表作。
系列(連續、組合)報道,本項目主創人員指作品策劃、采寫和編輯等主創人員,本項主創人員署名超過6人的,按“集體”申報。
(2)評論:含一般評論節目(15分鐘以內)、新聞評論性專稿(20分鐘以內)。
評論節目是指對社會關注的新聞事件、熱點話題,社會現象等進行事實分析和說理闡釋的新聞作品,包括以評論為主的述評性節目。
本項主創人員指采寫、編輯等主創人員,署名超過4人按“集體”申報。
(3)專題:含新聞專題和社教專題,題材不限,時長30分鐘以內。
專題節目是指從不同角度報道、分析同一新聞事件、新聞人物、社會現象的作品,包括深度報道、解釋性報道、調查性報道、新聞特寫、新聞綜述等。
本項主創人員署名超過4人按“集體”申報。
(4)現場直播:節目時長不限。
現場直播是指與重大新聞事件或突發事件的發生和發展同步采集現場信號并播出,集現場報道、背景介紹與事態分析等于一體的新聞作品。要求必須以新聞現場音響信號為直播主體,采用音響資料時長不超過整個作品時長的1/3。同等條件下,現場信號為本臺自采的占優。對同一新聞事件進行的間斷性直播可選取其中1個完整直播段參評。本評選項目不包括紀念會、報告會、文藝演出、工程慶典、剪彩儀式、體育賽事轉播、活動開幕式和以演播室直播談話等為主體的作品。
本項主創人員署名超過8人按“集體”申報。
(5)欄目:含新聞欄目、社教欄目。欄目須開辦一年以上,有固定播出時間及包裝形式。時長不限。
報送同年度上、下半年各一個代表作品及欄目所覆蓋地區的收聽率或目標聽眾占有率、滿意度排名等。
本項主創人員指欄目策劃、采編和編輯等主創人員,署名超過6人按“集體”申報。此項節目獎獲獎視為該欄目整體獲獎。
2、電視新聞類節目
(1)消息:要求參見“廣播消息”。
(2)評論:含一般評論節目、新聞評論性專題片(40分鐘以內),其他要求參見“廣播評論”。
(3)專題:含新聞專題、社教專題(45分鐘以內)、紀錄片(時長不限),主創人員署名超過5人按“集體”申報,其他要求參見“廣播專題”。
(4)現場直播:要求參見“廣播現場直播”。
(5)欄目:要求參見“廣播欄目”。
(二)對外廣播、電視新聞節目
1、 消息:短消息(1分30秒以內)、長消息(4分鐘以內)、超長消息(4分鐘以上),系列、連續、組合報道(報首、中、尾三集及相應文字稿)。具體要求參見“廣播、電視消息”。
2、 評論:新聞評論性專稿,具體要求參見“廣播、電視評論”。
3、 專題:包括新聞專題和社教專題,題材不限,具體要求參見“廣播、電視專題”。
特別提示:對外廣播電視新聞是指供國外受眾收聽收看的廣播電視節目,參評節目應提供該節目在國外落地的證明,比如:在國內承擔外宣任務的廣播電視頻率、頻道或在國外的電臺、電視臺播出等。
(三)廣播對臺港澳節目
1、 消息:短消息(1分30秒以內)、長消息(4分鐘以內)、超長消息(4分鐘以上),系列、連續、組合報道(報首、中、尾三集及相應文字稿)。具體要求參見“廣播、電視消息”。
2、 評論:(5分鐘以內),新聞評論性專稿(20分鐘以內),其他要求參見“廣播、電視評論”。
3、 專題:含新聞專題、社教專題,題材不限,30分鐘以內。其他要求參見“廣播、電視專題”。
特別提示:優秀對臺港澳節目是指供臺港澳地區聽眾收聽的廣播節目,參評節目應提供該節目在臺港澳落地的證明,如在國內承擔臺港澳宣傳任務的廣播頻率播出等。
(四)廣播劇
1、 單本劇:時間在60分鐘以內(含60分鐘)的廣播劇,可分上下集,本項主創人員署名超過6人按“集體”申報。
2、 連續劇:3集以上(含3集),每集30分鐘以內(含30分鐘),報送3集,本項主創人員署名超過6人按“集體”申報。
3、 兒童劇:時長不限,連續的兒童劇報送3集,主創人員署名超過6人按“集體”申報。
微劇時長限制在8分鐘以內。
(五)廣播文藝節目
1、 音樂節目:音樂專題、音樂板塊、音樂欣賞、音樂人物以及其他形式的音樂作品,時長30分鐘以內(含30分鐘),主創人員署名超過4人按“集體”申報。
2、 文學節目:人物評介、作品欣賞、知識介紹及文學評論等各類文學專題、文學板塊或配樂廣播文學節目,時長30分鐘以內(含30分鐘),主創人員署名超過4人按“集體”申報。
3、 戲曲節目:戲曲專題、戲曲板塊、戲曲故事、戲曲錄音剪輯、戲曲廣播劇節目等,其中戲曲專題、戲曲板塊時長30分鐘以內(含30分鐘),戲曲故事、戲曲錄音剪輯、戲曲廣播劇時長60分鐘以內(含60分鐘),主創人員署名超過4人按“集體”申報。。
4、 長篇連播節目:含中、長篇小說、傳記文學、紀實文學、報告文學或中、長篇連播評書,報送2集,時長30分鐘以內(含30分鐘),主創人員署名超過4人按“集體”申報。
5、 綜藝節目:含專題、板塊、文藝晚會、影視劇錄音剪輯等,時長不限,審聽60分鐘,主創人員署名超過4人按“集體”申報。
評選辦法另行通知。
二、參評指標
(一)廣播電視新聞類節目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送10個參評作品(其中消息3個,評論1個,現場直播1個,專題3個,欄目2個);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對內廣播報送3個參評作品(其中消息1個,評論1個,專題1個);中央電視臺報送10個參評作品(其中消息3個,評論1個,現場直播1個,專題3個,欄目2個);各省級協(學)會報送14個參評作品(其中廣播、電視消息各2個,評論各1個,現場直播各1個,專題各2個,欄目各1個);有關專業委員會報送1個參評作品,類別自定;中國教育電視臺報送3個參評作品,類別自定。
(二)對外廣播、電視新聞節目
各省級廣播電視協(學)會報送4個參評作品(廣播、電視各2個);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送6個參評作品(每項報2個);廣播對外宣傳工作委員會報送6個參評作品(每項報2個);中央電視臺報送6個參評作品(每項報2個)。
(三)廣播對臺港澳節目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送6個參評作品(每項報2個);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含中國華藝廣播公司)報送3個參評作品(每項報1個);各省級廣播電視協(學)會報送2個參評作品;臺港澳節目委員會報送10個參評作品,由該委員會經評析后擇優報送。
(四)廣播劇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送3個參評作品;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送1個參評作品;各省級廣播電視協(學)會報送2個參評作品(省臺報送1個,地市臺報送1個);中國廣播劇研究會報送10個參評作品。
(五)廣播文藝節目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送5個參評作品(每項1個);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送2個參評作品;各省級廣播電視協(學)會報送3個參評作品;廣播文藝研委會報送6個參評作品。
三、評選標準
(一)導向正確,突出時代精神,具有“三貼近”特點,社會效果好。
(二)內容真實,主題鮮明,細節生動,富于創新。
(三)具有較高的思想水平和創作格調,為群眾喜聞樂見。
(四)廣播電視特點突出,感染力強。
(五)制作精良。
四、送評節目播出時限
(一)廣播電視新聞類(其中欄目項除外)節目為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播出的節目。
(二)欄目、對外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廣播對臺港澳節目、廣播文藝節目均為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播出的節目。
五、有關事項
(一)各報送單位要嚴格按照通知中規定的參評指標報送作品。
(二)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的初評工作仍由各報送單位組織實施,各報送單位的初評工作要把收聽收視率和滿意度作為重要的依據,要采取多種形式吸收群眾代表參加評獎。初評評出的擬參評作品須在本單位公示不少于5個工作日,并將公示結果蓋章后報送聯合會。
(三)嚴禁為評獎而制作、修改節目,對于作弊或未在評選年度播出的節目,一經查實,取消其參評資格或獲獎資格,通報批評,并停止送評單位四年參評資格。
六、參評材料報送要求
(一)紙質材料:
1、各報送單位報送1份公示材料,內容包括公示時間、地點(單位、網址)及公示情況等,并加蓋單位公章。
2、各報送單位填寫1份《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報送作品目錄》,并加蓋單位公章。
3、各參評單位請認真填寫打印《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參評節目推薦表》,并加蓋參評單位和報送單位公章、主管領導簽字,否則視為不具備參評資格。
4、每件參評作品需要報送節目作品簡介、完整的節目作品文稿,連續、系列報道需填寫作品完整目錄。參評對外廣播類的節目作品還需境外落地證明材料。
5、每件參評作品均須寄送3套裝訂完整的文字材料。統一用A4紙打印、復印,字體為宋體。
(二)電子材料:
1、參評作品須報送1套與原版播出作品一致的復制件(用U盤或移動硬盤拷貝),廣播作品請復制為音質效果好的WMA或MP3格式文件;電視作品請復制為高清晰的MP4格式。
復制后請務必檢查作品內容是否完整;音質、畫面是否清晰;播放是否流暢,能夠前進和后退。播出時含有片頭、片尾及廣告的獨立作品,務必完整復制片頭、片尾內容。
2、除播出作品復制件外,其他所有參評材料均制作成Word格式,拷貝到U盤。電子版材料與紙質文件一并寄出,以便參加網絡公示。
(三)參評單位為各地方電臺、電視臺等播出機構;報送單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電視協(學)會、中央三臺學會、各有關專業委員會、海峽電臺學會、中國教育電視臺學會。
七、報送材料包括
(一)每個節目一式3套文字資料:包括推薦表、節目簡介、完整節目文稿;
(二)報送作品目錄、報送單位公示結果原件;
(三)所有報送材料電子版:推薦表、節目簡介、節目文稿、公示材料、公示結果、誠信參評承諾書、原版播出作品音視頻文件復制件。
注:請各參評單位務必按照對應的表格填寫材料,下載鏈接附后
八、評選時間
以上各類節目的評選計劃于5月初至9月底進行,具體評選時間、報送材料郵寄地點另行通知。
聯系方式: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評獎工作部
評獎工作部主任:張躍明 86091726 13901369993
工作人員:楊 淼、魏博洋、孟芳卿、吳珍珍
電 話:(010)86093615 86093781
手 機: 15801617212、15801141085、
18611092525、15711324457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
2017年2月23日
附件下載鏈接:
1、2016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報送作品目錄(廣播電視新聞類)
2、2016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系列(連續、組合)報道作品完整目錄
3、2016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新聞類節目獎(消息、評論、專題、現場直播)推薦表
4、2015—2016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播電視欄目參評作品推薦表
5、2015—2016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播電視欄目參評作品基本情況
6、2015—2016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播電視欄目每月第2周播出作品目錄
7、2015—2016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報送作品目錄 (對外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廣播對臺港澳節目;廣播劇;廣播文藝節目)
8、2015—2016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新聞類節目獎(對外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廣播對臺港澳節目;廣播劇;廣播文藝節目)推薦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