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學刊2024年第9期
■要載
5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
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曹淑敏
■聚焦: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治理
8 以人民為中心 開展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
12 高位推動 合力攻堅 靶向治理
——內蒙古廣電局“雙治理”工作實踐/內蒙古自治區廣播電視局
16 全省聯動 標本兼治
——湖南省廣電局全面推進“雙治理”工作走深走實/賀輝
19 以“雙治理”工作為牽引 推進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廣電局“雙治理”工作實踐/王曉
22 統籌部署 齊心協力 扎實做好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治理
/陜西省廣播電視局
24 淺談電視“雙治理”背景下的大屏價值重塑
——以山東IPTV為例/滕永坤
■特別關注:中國廣播電視大獎電視獲獎作品分享會
29 以“平常事”講好中國故事 以“新思路”助力主流傳播
——中國廣播電視大獎2021—2022年度電視專題類獲獎作品評析
/汪文斌
33 電視評論節目的專業精神與成長動力
——以中國廣播電視大獎2021—2022年度電視評論類獲獎節目為例
/王志
37《思想耀江山·協調篇》:用最具煙火氣的故事展現思想偉力
/吳志勇 翟娜
40 向世界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
——以《百年大黨——老外講故事·上海解放特輯》為例
/朱曉茜 王向韜
42《聲歌嘹亮》創作緣起及思路概述/馬凌云 顧彌綸
45 一場跨越千里的影像敘事之旅
——基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追象報道的案例分析/王溪
50 真實感和參與感是做好國際傳播的世界語言
——以對外電視《“漢字叔叔”——留下來,
做一個研究漢字的“南京人”》為例/朱麗君
52 視角重構與審美共情
——融媒時代國際傳播創新發展趨勢研究/冷凇 藺花雨
■個案研究:
55 從《歌手2024》看視聽文藝高質量發展創新路徑/楊明品 顧穎
59《歌手2024》在國家形象展示與塑造中的媒介角色/焦佳敏 孟祥權
■討論與思考
64 智媒時代應用型影視人才培養新思考/李偉
67 對AIGC藝術作品版權爭議的思考/魏照然 張鵬程
72 地方主流媒體短視頻公益傳播實踐與思考/李成湍
■紀錄片研究
76 隱含讀者視域下傳統文化紀錄片影像建構與美學審思/李韜 李欣
80 鄉村振興微紀錄片“小而美”的創新表達
——《村里的年輕人》的敘事方略/廖璐瑤
84 城市形象跨文化傳播中的媒介儀式建構與文化記憶書寫
——紀錄片《文脈春秋》評析/鄧秀軍 趙悅言
88 紀錄片《動畫100》的創新表達與傳播探索/何玉斌 馬成鳴
■征文:第五屆廣西視聽杯“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91 自敘與他敘的平衡:紀錄片國際傳播的互文性路徑/李樂辰
95 外宣節目講好中國故事的敘事策略研究
——CGTN西班牙語頻道《互鑒:以人民為中心》節目評析
/劉安琪
99 再現理論視域下地方媒體國際傳播的影像敘事策略
——北京衛視Flavor of Beijing系列微紀錄片解析/黃漸芃 沙垚
104 紀錄片《中國:大自然的古老王國》的跨文化生態敘事
/閔曉萌
109 數字時代省級廣電媒體國際傳播力提升策略
——福建國際傳播中心的探索實踐/何白
■節目創新創優
112 非遺類綜藝節目的多元敘事策略研究
——以《非遺正青春》為例/高家佳 肖艷華
116 深度參與社會治理的邯鄲媒體實踐
——《邯鄲問政》節目創新探索/韓雪
■交流之窗
118 匯聚光影力量 書寫時代華章
——中國夢(浙江)網絡視頻大賽十年作品回眸
/周艷 劉小寅 鮑雯君
122 媒介學視域下平臺型媒體在非遺數字化傳播中的定位與功能研究
——以央視網為例/謝瑀
126 廣電機構政務類視頻號運營模式探析
——以“福建發布”為例/張沁芬
130 全媒體傳播體系下重大主題報道的特征及傳播策略
——基于第40屆河南新聞獎獲獎作品的實證研究/劉子豪
■業界動態
133 國家老齡事業中媒體的使命和機遇
——全媒體老齡服務發展研討會綜述/蔣紅梅
■觀點
136 數字時代提倡有實感的文藝批評等6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