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先烈 致敬英雄 ——中廣聯合會基層黨支部參觀《時盤棋歷史攝影展》
9?12日,由中廣聯合會紀錄片專業委員會黨支部發起,聯合中廣聯合會自律維權部黨支部、總局發展研究中心黨委共同參加的聯學聯建主題黨日活動,在北京市懷柔區橋梓鎮沙峪口村舉行 ,與會黨員30多人集體參觀學習了《時盤棋歷史攝影展》并進行了座談交流。

與會黨員與時盤棋同志(一排正中)合影留念
已屆93歲高齡的時盤棋同志親臨現場,與全體黨員親切交談并合影留念,在談及個人攝影作品時他動情地說:“我永遠不會忘記是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把我從一個16歲的孩子培養成一名攝影記者。”
大家一致認為,時盤棋同志克服千難萬險拍攝的珍貴影像,是國家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這一幅幅照片不僅是真實的歷史記錄 ,更是對黨忠誠、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的傳承。在全國上下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時盤棋歷史攝影展》進一步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的光輝論斷。廣大廣播電視工作者應深入學習時盤棋同志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和他作品所反映的先輩們不屈不撓、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擔負新的文化使命,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廣電視聽作品記錄偉大時代、抒寫人民情懷。
《 時盤棋歷史攝影展》第一篇章約45幅照片,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前夕,人民解放軍南下與國民黨及其殘余勢力開展斗爭生動場景。其中挺進大西南在重慶歌樂山、渣滓洞拍攝的一組照片成為后期《紅巖魂》大型展覽的中心史料?!?nbsp;時盤棋歷史攝影展》第二篇章約40幅照片,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人民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漲熱情和取得的光輝成就。展覽生動呈現了時盤棋同志作為戰地記者始終堅持記錄真相的執著信念 和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情感。
時盤棋同志1932年出生,16歲投身革命,1948年作為解放軍最年輕的戰地攝影記者隨部隊挺進大西南,在解放重慶戰役中冒槍林彈雨拍攝下中美合作所大屠殺罪證,成為揭露國民黨暴行的鐵證。1955年轉業至新華社后,他秉持“永遠站在第一線”信念和“記錄事實高于一切”準則,活躍于抗美援朝戰場及新中國建設現場,曾表示冒險拍攝的照片無法用金錢衡量,展示給觀眾比稿費更重要。2012年,80歲的他獲中國攝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戰地記者,如今耄耋之年仍堅持“記錄永無止境”,去年重訪重慶時還執著尋找當年拍攝解放碑的位置,力求用鏡頭續寫歷史。
中廣聯合會副秘書長徐江帆,發展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崔承浩 ,中國著名紀錄片導演孫曾田、陳真等參加黨日活動并發言;活動由中廣聯合會紀錄片專業委員會會長趙捷主持;時盤棋同志的長子、原央視制片人時間圍繞時盤棋攝影作品的主題內容、創作背景和時代意義作了講解;中廣聯合會李明悅、總局發展研究中心趙子龍 、中廣聯合會紀錄片專業委員會許瑩3位同志作為青年黨員代表圍繞“歷史影像精神傳承”主題作了交流發言 。

